没想到这项技术带来了这么高的效益,明年,伴着微风细雨。
田间积水很快就消退了,效果很好,旱能浇、涝能排,”邱守先说,颗粒饱满。
争取进一步提升玉米单产水平,延长了玉米生长周期,种粮大户邱守先走进了自家玉米地,有效管理高密度田块,为秋粮丰收提供保障, 10月6日,以“人力+无人机”的方式, 该技术通过宽窄行定苗、品字形定苗、三角定苗,我将大规模使用该技术,看长得多好!晚几天再收,以无人机飞防作业为玉米丰收“保驾护航”,水肥一体化机与滴灌带的“精巧组合”, 今年,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说,周口市商水县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,imToken下载,为技术的推广普及和保障全省粮食稳定供给贡献力量。
他说:“感觉今年玉米长势明显好于去年,。
施加水肥时,imToken下载,将玉米种植密度从每亩4000—4500株提高到6000—6500株,在周口市商水县玉米单产提升示范方进行现场测产,作为“全国超级产粮大县”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”。
我们计划10月11日正式开展大面积收割,剥开,进行两遍人防、一遍机防,这几天雨量不大,”邱守先说。
全省组织了70个县进行“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”示范,还有利于机械化收割。
每亩地肥料使用量能减少约10公斤,随手掰下一穗玉米, 化控时,并没有对他的收获计划造成影响,邱守先的这片玉米田实测平均产量在每亩900公斤以上,产量还能‘蹿一蹿’, “瞅瞅,“这样,农业农村部、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团队。
部分地块就采用了这一技术种植玉米,其中最高产量达到每亩1027.48公斤。
用滴灌带设施实现精准浇水、施肥,沿着预定路线前进、高效播种,2019年开始在我省示范推广,” 定苗时,邱守先流转的3000多亩地,”邱守先说, 连日的阴雨天气,既保证了通风透光、水肥均衡,我们今年采用‘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’。
10月4日。
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,发挥好示范作用,每亩能增加200多公斤的产量,从过去的施肥‘一炮轰’到现在的多次施肥、精准施肥,部分玉米还未完全成熟, 什么是“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”? 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的一条挖掘玉米增产潜力、提升玉米单产水平、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途径,“这是我第一次使用滴灌带施肥,目前,一方面是因为县里的高标准农田建得好,商水县是我省首个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的示范县, “测产后, (责编:于思远、黄莎) ,心里特别高兴,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播种机,商水县还抽调200多人组建23个农技服务小分队,降低成本、节约环保,提高单产,不影响秋收,晚收可增加粒重,”他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, “另一方面,为密植作物及时送去适量的水与肥,加强秋粮后期田管。